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公告:报销中心:4会议管理办法 [2018/10/01 15:19] – 黄晓林 | 公告:报销中心:4会议管理办法 [2020/12/17 17:56] (当前版本) – 杨丽华 | ||
---|---|---|---|
行 1: | 行 1: | ||
+ | |||
====== 会议管理办法 ====== | ====== 会议管理办法 ====== | ||
- | 【制度编号】ZD-2-BG-011-A0-2016 | ||
- | 【发布日期】2016 年11 月08 日 | ||
- | 【实施日期】2016 年11 月08 日 | ||
- | 【修订日期】2016 年11 月08 日 | ||
- | ===== 第一条 目的 ===== | ||
- | 为规范会议流程,提高决策效率,确保会议的严肃性和纪律性,特制定本办法。 | ||
- | ==== 第二条 适用范围 ==== | ||
- | 2.1 适用于中材叶片总部及各分子公司的月度/ | ||
- | 2.2 本制度将各种会议归纳分类为公司级会议、跨部门协调性会议及部门内部会议。其中:公司级会议定义为需全体公司高管参加的例行会议,涵盖:月度/ | ||
- | 跨部门协调性会议定义为总部或分子公司之间召开的生产调度会/ | + | 【发布日期】2020 年9 月11 日 |
- | 分子公司定期/ | + | 【实施日期】2020 年9 月11 日 |
+ | |||
+ | |||
+ | |||
+ | ==== 第一条 目的 ==== | ||
+ | |||
+ | |||
+ | |||
+ | 为明确会议要求,规范会议流程,提高决策效率,确保会议的有效性、严肃性和纪律性,促进公司经营目标的顺利达成,特制定本办法。 | ||
+ | |||
+ | ==== 第二条 适用范围 ==== | ||
+ | |||
+ | 适用于中材叶片总部的各类会议管理。 | ||
- | 部门内部会议定义为总部或分子公司各部门为日常管理需要召开的员工座谈、工作汇报等会议,由各部门自行组织召开。 | ||
==== 第三条 职责 ==== | ==== 第三条 职责 ==== | ||
- | 3.1 运营管理部是公司级会议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发布《公司级年度会议安排》,配合完成其他跨部门协调性会议的召开;负责公司级会议决议的落实,并监督检查其他类别会议决议的落实情况;负责本制度的拟定、修订及监督执行。 | + | 3.1办公室是公司级会议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办法的拟定、修订及监督执行;负责发布《公司级年度会议安排》;配合完成其他跨部门协调性会议的召开;负责公司级会议决议的落实,并监督检查其他类别会议决议的落实情况。 |
- | 3.2 分子公司综合部是分子公司会议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参加公司级季度/ | + | 3.2各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主导的跨部门协调会;负责组织本部门内部会议;参加公司级会议和本部门涉及的跨部门会议。 |
- | 3.3 总部及分子公司其他会议组织部门应遵守公司会议管理制度,按时按要求组织完成各自主办会议的召开。 | + | ==== 第四条 |
- | 3.4 总部及分子公司其他会议参与部门应按照会议组织部门的要求,按时参会、积极参与,并做好会议决议的落实。 | + | 4.1按层级分类 |
- | ==== 第四条 | + | |
- | 局部服从整体、临时会议、小会服从大会服从例行会议。 | + | 4.1.1公司级会议 |
+ | |||
+ | 公司级会议是指研究决策公司级重点事项及内容的会议。主要包括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管理评审会、经营工作会及其他公司级专项会议。 | ||
+ | |||
+ | 4.1.2跨部门协调性会议 | ||
+ | |||
+ | 跨部门协调性会议是总部各部门之间、总部与分子公司之间召开的需协调事项会议,主要包括:生产调度会、成本分析会等跨部门协调的专题会议、外部单位沟通洽谈会议。此类会议遵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主办部门组织召开。 | ||
+ | |||
+ | 4.1.3部门内部会议 | ||
+ | |||
+ | 部门内部会议是总部各部门为日常管理需要召开的员工座谈、工作汇报等会议,由各部门自行组织召开。 | ||
+ | |||
+ | 4.2按计划形式分类 | ||
+ | |||
+ | 4.2.1 例会:按规定定期举行的会议;参照《公司例会清单》 | ||
+ | |||
+ | 4.2.2 临时会议:根据需要临时召开的会议。 | ||
+ | |||
+ | 4.3按召开形式分类 | ||
+ | |||
+ | 会议分为现场会议、视频会议、电话会议、会签会议。 | ||
- | 资料齐备、主题突出、高效决策。 | ||
==== 第五条 会前准备 ==== | ==== 第五条 会前准备 ==== | ||
- | 5.1 会议通知 | ||
- | 5.1.1 公司级年度会议安排由运营管理部于每年年初发布,并于会议召开前一周对参会部门或人员进行会议提醒; | + | 5.1 会议计划及通知 |
- | 5.1.2 其他专题性例行会议由会议组织部门提前一周与运营管理部协调沟通,根据协调结果,提前5 天发布会议通知;例行会议如有计划调整,会议主办单位应提前3 天报送运营管理部调整会议计划,至少提前1 天发布调整通知; | + | 5.1.1公司级年度会议安排由办公室于每年年初发布,办公室根据会议安排计划并结合实际情况,于会议召开前一周发布会议通知。 |
- | 5.1.3 临时性会议由会议组织部门至少提前1 天与运营管理部沟通,确定会议具体时间,并发布会议通知; | + | 5.1.2其他专题性例行会议由会议组织部门提前一周与办公室协调沟通,根据协调结果,提前5天发布会议通知;例行会议如有计划调整,会议主办单位应提前3天报送办公室调整会议计划,至少提前1天发布调整通知; |
- | 5.1.4 对于参加人员相同、内容相关、时间相近的会议,运营管理部可视情况安排合并召开。 | + | 5.1.3临时性会议由会议组织部门至少提前1天与办公室沟通,确定会议具体时间,并发布会议通知; |
- | 5.2 会前沟通及资料准备 | + | 5.1.4对于参加人员相同、内容相关、时间相近的会议,办公室可视情况安排合并召开。 |
- | 5.2.1 议题涉及面广、需要多方协调的,应于会前进行沟通协调,在各方面意见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再上会,以提高会议质量; | + | 5.1.5会议通知以内部通讯软件作为主要方式,如遇特殊情况,辅以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通知。 |
- | 5.2.2 相关部门应按照会议通知要求做好会议资料的准备,经分管高管审核后报会议组织部门,会议组织部门应从内容、格式等方面对会议资料进行审核,确保符合要求后正式提交会议。对于会前准备不足、目标不明确等会议,运营管理部有权拒绝安排并要求组织部门改进工作。 | + | 5.2会前沟通及资料准备 |
- | 5.3 会务准备 | + | 5.2.1议题涉及面广、需要多方协调的,应于会前进行沟通协调,以提高会议质量; |
+ | |||
+ | 5.2.2相关部门应按照会议通知要求做好会议资料的准备,经分管高管审核后报会议组织部门,会议组织部门应从内容、格式等方面对会议资料进行审核,确保符合要求后正式提交会议。对于会前准备不足、目标不明确等会议,办公室有权拒绝安排并要求组织部门改进工作。 | ||
+ | |||
+ | 5.2.3会议召开的原则 | ||
+ | |||
+ | a)局部服从整体,临时会议、小会服从大会,大会服从例行会议。 | ||
+ | |||
+ | b)资料齐备、主题突出、高效决策。 | ||
+ | |||
+ | 5.3会务准备 | ||
+ | |||
+ | 由会议组织部门提前预约会议室,提前半小时完成视/ | ||
- | 由会议组织部门提前预约会议室、布置会场、调试设备,保障会务服务。需要运营管理部协助会务的会议,应事先与运营管理部沟通。 | ||
==== 第六条 会议秩序和纪律 ==== | ==== 第六条 会议秩序和纪律 ==== | ||
- | 6.1 会议应按规定时间准时召开,会议组织部门应提前做好会务准备,并负责维护会议纪律。进入会场前,与会人员应修整仪表,着正装,精神饱满;会议期间要求集中精力、认真听取发言。 | ||
- | 6.2 实行会议签到制度,会议组织者提前10 分钟、参会人员提前5 分钟进入会场并签到,会议主持人宣布开会时仍未到会者,视为迟到。会议期间有事需离开会场5 分钟以上或提前离开者,须向主持人请假,否则视为早退。 | + | 6.1会议应按规定时间准时召开,会议组织部门应提前做好会务准备,并负责维护会议纪律。进入会场前,与会人员应仪表整洁,精神饱满;会议期间要求集中精力、认真听取发言。 |
+ | |||
+ | 6.2实行会议签到规定,会议组织者提前10分钟、参会人员提前5分钟进入会场并签到,输出《会议签到表》。会议主持人宣布开会时仍未到会者,视为迟到。会议期间有事需离开会场5分钟以上或提前离开者,须向主持人请假,否则视为早退。 | ||
+ | |||
+ | 6.3参会人员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因特殊情况,因故不能参加会议,要及时向会议主持人及组织部门报告,未经同意,不得擅自安排他人代为参会。 | ||
+ | |||
+ | 6.4自觉维护会议秩序,进入会场要关闭通讯工具或调至振动状态,客户电话等特别重要事项必须接听电话的,须到会议室外接听,不得在会场内接打电话、随意走动、交头接耳等。发现以上以及其他不利于会议进行的行为,将在会上给予通报批评。 | ||
+ | |||
+ | 6.5会议发言应简明扼要,避免发表与会议无关的话题。通过电话拨入会议时,若不发言,应保持安静。 | ||
+ | |||
+ | 6.6会议涉及公司商业秘密时,所有与会者要严守保密规定,对会议内容或决定,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扩散,否则按有关规定处理。 | ||
+ | |||
+ | 6.7会议结束后,组织者应确保会议室整洁、有序,办公设备、仪器恢复原状。按照《工作环境管理办法》执行。 | ||
+ | |||
+ | ==== 第七条 会议记录及决议落实 ==== | ||
+ | |||
+ | 7.1会议组织部门或会议主持人应安排专人如实记录会议内容,原则上会后1个工作日内应整理形成会议纪要,经分管高管审批后,输出《会议纪要》,按照分发范围下发存档。其中总经理办公会纪要由总经理签发,出席会议的领导班子成员会签;月度/ | ||
+ | |||
+ | 7.2会议决定的事项不得随意变动,会议组织部门对会议要求及精神进行传达贯彻,将会议纪要中安排的需落实事项转化为行动计划,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及责任人,并报备办公室。需落实事项的责任部门应将工作任务纳入月度工作计划。办公室按照《会议事项完成情况统计表》对责任部门进行跟踪督促。 | ||
+ | |||
+ | 7.3公司级会议记录及纪要将作为公司档案一部分,在年度结束后按年进行归档。 | ||
+ | |||
+ | ==== 第八条 会议费用管理 ==== | ||
+ | |||
+ | 8.1会议费主要包括因召开会议而发生的会议伙食费、住宿费、会务交通费、会场租用费及会议用品、资料等支出。 | ||
+ | |||
+ | 8.2提倡厉行节俭,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召开高效、精简会议。会议组织部门应统筹规划,做好预算控制。明确会议标准,严格履行费用审批程序并据实列支。 | ||
+ | |||
+ | 8.3会议费开支实行综合定额控制,各项费用之间可以调剂使用。总部会议费综合定额范围为8.1所述会议费用范围,标准为:__**800元/ | ||
+ | |||
+ | 8.4外出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会议,按照会议通知缴纳会议费,凭会议通知据实报销。往返会议地点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用和会议期间住宿费用,按照《差旅费管理办法》执行。由会议组织方指定酒店住宿,住宿费可实报实销。 | ||
+ | |||
+ | 8.5严禁借会议名义组织餐或安排宴请;严禁套取会议费设立“小金库”;严禁在会议费中列支公务接待。会议用房不得安排高档套房;会议用餐原则安排自助餐,严禁提供高档菜肴、不上烟酒;会议场不摆鲜花、不提供水果。不得使用会议费购置电脑、复印机打传真等固定资产以及开支与本次会议无关的其他费用。不得组织会议代表旅游和与无关的参观;严禁组织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 | ||
+ | |||
+ | ==== 第九条 公司级主要会议 ==== | ||
+ | |||
+ | 9.1党委会会议 | ||
+ | |||
+ | 党委会会议按照《中共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议事规则》执行; | ||
+ | |||
+ | 9.2总经理办公会议 | ||
+ | |||
+ | 总经理办公会议按照《总经理办公会工作细则》执行; | ||
+ | |||
+ | 9.3经营工作会议 | ||
+ | |||
+ | 经营工作会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解决需要协调、决策的各项事宜,公司经营班子及分子公司经营班子成员共同讨论、研究,从而确保事项的快速解决和决策的科学、合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最大限度降低决策风险的经营管理会议。 | ||
+ | |||
+ | 9.3.1经营工作会类别 | ||
+ | |||
+ | 经营工作会分为年度、季度、月度经营工作会。月度经营工作会定于每月初10日前(逢节假日顺延至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季度经营工作会定于季度过后次月召开;年度经营工作会定于每年年初召开。 | ||
+ | |||
+ | 9.3.2 经营工作会策划 | ||
+ | |||
+ | 办公室依据公司经营工作需要,策划制定年度、季度经营工作会方案,确定会议主题、议程、参会人员、会议内容等,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 ||
+ | |||
+ | 9.3.3 经营工作会议程 | ||
+ | |||
+ | 1)月度工作会内容一般包括但不限于: | ||
+ | |||
+ | (1)上月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下月重点工作计划; | ||
+ | |||
+ | (2)公司高管根据需要向职能部门/ | ||
+ | |||
+ | (3)其他专项工作; | ||
+ | |||
+ | 2)季度工作会内容一般包括但不限于: | ||
+ | |||
+ | (1)公司总体运营形势、生产经营情况,下一步公司重点工作部署; | ||
+ | |||
+ | (2)各分子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现存问题、解决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 ||
+ | |||
+ | (3)总部领导质询及相关重点工作布置; | ||
+ | |||
+ | (4)其他专项工作; | ||
+ | |||
+ | 3)年度经营工作会按照《管理评审制度》执行。 | ||
+ | |||
+ | ==== 第十条 | ||
+ | |||
+ | |||
+ | ==== 第十一条 | ||
+ | |||
- | 6.3 参会人员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因特殊情况,因故不能参加会议,要及时向会议主持人及组织部门报告,未经同意,不得擅自安排他人代为参会。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将进行通报批评。 | ||
- | 6.4 自觉维护会议秩序,进入会场要关闭通讯工具或调至振动状态,客户电话等特别事情到会议室外接听,不得在会场内接打电话、随意走动、交头接耳等。发现以上以及其他不利于会议进行的行为,将在会上给予通报批评。 | ||
- | 6.5 会议发言应简明扼要,要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杜绝问题再度发生”的原则进行汇报,避免发表与会议无关的话题,会议主持人有权提示发言人,其他人员无权打断发言人讲话。通过电话拨入会议时,若不发言,应保持安静。 | ||
- | 6.6 会议涉及公司商业秘密时,所有与会者要严守保密制度,对会议内容或决定,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扩散,否则按有关规定处理。 | ||
- | 6.7 会议结束后,组织者应确保会议室整洁、有序,办公设备 | ||
- | 6.1 会议应按规定时间准时召开,会议组织部门应提前做好会务准备,并负责维护会议纪 | ||
- | 律。进入会场前,与会人员应修整仪表,着正装,精神饱满;会议期间要求集中精力、认真 | ||
- | 听取发言。 | ||
- | 6.2 实行会议签到制度,会议组织者提前10 分钟、参会人员提前5 分钟进入会场并签到, | ||
- | 会议主持人宣布开会时仍未到会者,视为迟到。会议期间有事需离开会场5 分钟以上或提前 | ||
- | 离开者,须向主持人请假,否则视为早退。 | ||
- | 6.3 参会人员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因特殊情况,因故不能参加会议,要及时向会 | ||
- | 议主持人及组织部门报告,未经同意,不得擅自安排他人代为参会。无故缺席、迟到、早退, | ||
- | 将进行通报批评。 | ||
- | 6.4 自觉维护会议秩序,进入会场要关闭通讯工具或调至振动状态,客户电话等特别事情 | ||
- | 到会议室外接听,不得在会场内接打电话、随意走动、交头接耳等。发现以上以及其他不利 | ||
- | 于会议进行的行为,将在会上给予通报批评。 | ||
- | 6.5 会议发言应简明扼要,要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杜绝问题再度发生”的原则进行 | ||
- | 汇报,避免发表与会议无关的话题,会议主持人有权提示发言人,其他人员无权打断发言人 | ||
- | 讲话。通过电话拨入会议时,若不发言,应保持安静。 | ||
- | 6.6 会议涉及公司商业秘密时,所有与会者要严守保密制度,对会议内容或决定,未经许 | ||
- | 可不得向外传播扩散,否则按有关规定处理。 | ||
- | 6.7 会议结束后,组织者应确保会议室整洁、有序,办公设备 | ||
- | 第八条 会议费用管理 | ||
- | 会议费主要包括因召开会议而发生的会议伙食费、住宿费、会务交通费、会场租用费及 | ||
- | 会议用品、资料等支出。 | ||
- | 提倡厉行节俭,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召开高效、精简会议。会议组织部门应统筹规划,做 | ||
- | 好预算控制。明确会议标准,严格履行费用审批程序并据实列支。 | ||
- | 会议费用管理参照《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执行。会议费开支实行综合定额 | ||
- | 控制,各项费用之间可以调剂使用。会议费综合定额不得超过以下标准: | ||
- | 单位:元/人天 | ||
- | 组织部门在会议结束后应当及时办理报销手续。会议费报销时应当提供会议审批文件、 | ||
- | 会议通知及实际参会人员签到表、定点会议场所等会议服务单位提供的费用原始明细单据、 | ||
- | 电子结算单等凭证。财务部门要严格按规定审核会议费开支。 | ||
- | 组织部门应严格执行会议用房标准,不得安排高档套房;会议用餐严格控制菜品种类、 | ||
- | 数量和份量,安排自助餐,严禁提供高档菜肴,不安排宴请,不上烟酒;会议会场一律不摆 | ||
- | 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不提供水果。 | ||
- | 第九条 本办法经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后下发执行。 | ||
- | 第十条 本办法由公司运营管理部负责解释。 |